韩庚新片差评一片,《我们永不言弃》故事老套,假装拳击真装蒜_电影

我们永不言弃 来源:三三电影网 人气: 更新:2020-05-23 13:43

4月20日,电影《我们永不言弃》正版视频平台上线首映,会员需要付费6元,而非会员则付费12元观看。院线未能上映,转向网络平台发行,动员影迷付费观看,无可厚非,并且是电影发行的新路径,应该支持。不过,从老编个人角度上讲,付费观看这部电影之后,认为它是一部质量很差的作品。

这里边当然有观影体验不佳的原因。这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,如果放在电影院里边去看,可能效果会好很多。但网络平台方面,虽然是付费观看,但无法用手机屏幕投射到大屏当中,平台方面给出的解释是“版权限制”。既然已经付费,但却不让大屏投射,这种操作方式,真的只适合网络电影。

为何这么说呢?其实中国有大量的客厅电视屏幕,是可以实现类影院播放效果的。客厅屏幕绝对是未来电影发行的新路径。这块大屏,播放出来的效果,不低于影院效果。对于院线电影而言,手机屏幕的播放效果真的差太多。如果把《我们永不言弃》当中的拳击桥段放到大屏幕上播放,效果会瞬间提升。

视频平台不解决大屏播放的问题,以后的付费电影当中,也就只能找那些网络电影了。真正的优质大片,确实要看屏幕效果的。《我们永不言弃》质量不佳,与非大屏幕播放,有直接关系。当然,韩庚的粉丝,只是为了追一追偶像的,也就不在乎什么电影效果了,能看到偶像的肌肉,就已经很满足了。

说《我们永不言弃》质量很差,第二点原因,则是电影故事本身的问题了。故事老套,是最大的问题。这部电影,和《铁拳》有什么区别呢?基本上所有的矛盾设置,都是《铁拳》已经用过的,跟重新拍一遍,区别并不大。而这个英雄落寞、重新崛起的故事套路,又是电影创作当中早已烂俗的,毫无新鲜感可言。

影迷可以在剧情开始的那一刻就能预料,韩庚饰演的男主角,最终必须赢了。这就是套路化作业的弊端,你的剧情还没开始,观众就早已预知了内容。延续套路化作业的编剧们,实在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不珍惜。宋方金编剧曾经在著述当中写过,编剧的一生,创作不了几部作品,写一部少一部,因此要敝帚自珍才是。

按着套路化作业的电影剧本,无论自我标榜多么真诚,其最终目的,也不过是实现自己的商业化价值罢了,这是一种急于变现的“急功近利”心态。在套路化的问题上,《我们永不言弃》其实已经输了,后续无论导演和演员多么努力,都是无力回天的。

而这部电影第三大问题,则是套路化之外,更是煽情无度,拳击电影活生生给拖沓成了家庭伦理剧。拳击内容的电影,本来是爽片,让观众看得就是拳拳到肉的快感。虽然剧情上套路化一些,但至少打斗上还是有着暴力美学快感的。反观韩庚的这部《我么永不言弃》,真正进入实质性拳击比赛的内容,只是在最后的故事总攻阶段。这是一个典型的开头打一下,结局打一下,中间全是抒情的烂俗故事。

电影剧情时长近两个小时,而其中有近90分钟的文戏。而这些文戏,却又都是俗套的,并且为煽情而煽情的,甚至于大量剧情都是缺少基本的合理性的。比如,有钱的外婆,竟然在孩子成为“孤儿”的时候不出来争抢抚养权,父亲回归了,她倒是出来了。这纯粹是编剧的胡编乱造,无法自圆其说了。建立在胡编乱造基础上的“让影迷感动落泪”,只能是糊弄小粉丝的。

拳击电影不好好打拳,拿出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长去煽情,去演家庭伦理剧,就显得编剧是故意帮着导演放水了。文戏拍摄成本低啊,拳击武打,拍摄起来,就成本高昂很多。打着拳击戏的旗号,用大量文戏充斥时间,这是一个看似非常聪明的做法。但影迷不是傻子,电影口碑早已可以决定电影的“票房”了。

对于韩庚而言,抱歉,小屏幕很难捕捉演员的演技。演技都出在细节上。韩庚在这部电影当中,挨揍的几处,确实挺努力的。不过,因为剧情的俗套,也就没有呈现出什么过分明显的精准演技来了。缺少让人拍案惊奇的表演层次。这种小屏幕,也就是看个故事,院线电影真正的乐趣,丢失了一半。

对于电影而言,少一点套路,多一点真诚,才是应该有的品格。对于平台而言,尽快实现付费电影也能大屏投射,才是当务之急。电影是大屏幕的艺术,牢笼到手机屏幕上去,那是网络段子。

热门影评